楚天金報訊 圖為:武漢有3所小學,一直保留著珠算課 (記者郭會橋攝)
  圖為:學生們在上珠算課(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邵晶攝)
  □本報首席教育記者郭會橋
  2013年 12月 4日,在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議後,珠算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而這也讓珠算教育迅速成為關註熱點。
  昨日,武漢教育局負責人透露,在最新修訂的《小學數學課程標準》中,又重提算盤,要求學生“知道用算盤可以表示多位數”,在新編的小學二年級下冊的數學課本中,算盤也將回歸。
  據介紹,目前,武漢市共有3所小學開設有珠算課程。業內人士預計,隨著新課標教材的使用,課本中將加入更多的珠算知識,珠算課也有望成為小學必修內容。
  而在2001年教育部頒發的《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》中,珠算被取消。理由是珠算的計算功能已被計算器代替,取消珠算教學還可減輕學生負擔。珠算課是否該重回小學課堂,一時間,引發多方爭議。
  小學數學新課標重提珠算
  十餘年前曾清出教材
  “一下五去四,二下五去三……”這些珠算口訣你還記得嗎?對於很多70後、80後而言,這是兒時的記憶。
  其實,直到上世紀90年代,珠算還是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的一項內容。
  武漢市教科院小學教研室主任李光傑說,2002年以前的小學數學課都有學算盤,還要教學生掌握幾句珠算口訣。不過,當時教材對珠算進行界定時已經意識到,在計算器和計算機的普及下,珠算作為計算工具的功能已經大大減少。因此教材中只是將珠算作為計算工具進行介紹,瞭解珠算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,並不學習珠算的運算。
  2001年,教育部啟動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,在教育部頒發的《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》中,珠算被取消。理由是珠算的計算功能已被計算器代替,取消珠算教學還可減輕學生負擔。
  據介紹,我省於2002年啟動中小學課改,從那年起,小學教材里就不再涉及珠算內容。
  2011年12月,教育部發佈了義務教育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(2011年版),其中,小學數學課標中,增加了一句話,“知道用算盤可以表示多位數”。當時業界議論紛紛,猜測這意味著,珠算內容回歸小學教材了。
  記者瞭解到,小學數學新教材從2012年秋季開始使用,目前只能看到一年級全冊和二年級上冊的內容。不過,二年級下冊教材,已經有複印版流傳在一些教輔機構。在這個版本的教材中,提到“算盤可以用來幫助數數和計數”,讓學生學習如何在算盤上撥出一個三位數的數字。
  業內人士預計,隨著新課標教材的使用,課本中將加入更多的珠算知識,珠算課也有望成為小學必修內容。
  武漢3所小學設有珠算課
  學生計算速度快過計算器
  “
  珠算申遺歷時五年,這也重新引起人們的註意,越來越多的小學考慮新開珠算課。”崇仁漢濱小學校長汪飛告訴記者,大家發現珠算不僅是一種計算工具,更是一種開發小學生思維的方式。
  因為是珠心算的特色學校,崇仁漢濱小學從上世紀90年代開設珠算課,並一直堅持至今。
  汪飛校長透露,目前,學校僅在一、二年級開設珠算課,每周兩節,利用珠算這一形象的數學工具,培養孩子們對數學的認識,中高年級開辦珠心算社團,只對感興趣的學生開放。
  記者瞭解到,目前武漢市有傅家坡小學、崇仁漢濱小學等3所小學開設了珠算課。
  在上周五的珠算課上,崇仁漢濱小學6位五年級學生快速動著小手,幾秒鐘後就報出這一連串數字相加之和,而這,比在一旁用計算器的記者快上不知多少倍。
  “這些學了多年珠算的孩子們,許多都不用打算盤了,大部分都可以做到‘腦中撥珠’的水準。”崇仁漢濱小學珠算課黃玉曼老師說。
  記者發現,在崇仁漢濱小學一二級學生的課表裡,作為校本課程的珠算課進入課表。“我覺得撥算盤挺有意思的,讓我對數學越來越感興趣了。”2(一)班學生宋漢傑說,他從一年級開始學珠算,目前無論是撥珠算,還是用心算都挺快的。
  崇仁漢濱小學校長汪飛表示,珠算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興趣和鍛煉手腦並用能力的工具。“不會考試,也不會留作業。算盤對他們而言更像是一種玩具,他們可以通過多接觸喜歡上它。”
  是否回歸課堂引爭議
  珠算課有望成為小學必修內容,一時間,引發了多種爭議聲,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,贊成方和反對方的理由都很充分。
  ■ 贊成方
  鍛煉記憶力加深對數的認知
  “小學生學珠算,對激發學生對數字符號的感覺非常有意義。”武漢市著名“奧數金牌教練”、湖北明心書院院長劉嘉認為,作為一種形象的數學計算工具,珠算可以讓孩子們在撥動算珠的過程中清晰地看到計算過程,理解計算原理,“這對激發孩子們學數學的興趣很有幫助。”
  武漢市教科院小學教研室李光傑老師說,算盤有上檔珠和下檔珠,個位可以靈活確定,這兩大特點對拓展學生對數的認識很有好處,但是與電腦相比,算盤的局限性也很明顯,今後可以讓孩子們瞭解,算盤是早期的一種計算器,這對孩子加深對珠算文化的理解,加深對數的認知,都有好處。“珠算能鍛煉孩子們的記憶力,還有持之以恆的毅力。”在崇仁漢濱小學珠算課老師黃玉曼看來,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珠算“高手”,關鍵還是要看孩子的興趣和天賦,有的孩子對珠算有很好的潛能。
  軍事經濟學院教授王衛達說,算珠是形象化的,小學生容易辨識這一形象,對孩子們從小培養數學思維有好處,“而且,打算盤有利於鍛煉手指的靈活度、促進大腦發育。當然,每名學生的興趣不同,不能強迫學生去學。”
  ■ 反對方
  有了計算器何必費時學珠算
  “珠算需要以強行記憶為基礎,孩子需不停地記口訣,也需要長期堅持練習,比較枯燥,孩子並不感興趣。”部分家長提出質疑,在有計算器的今天,花那麼多時間和精力訓練那麼強的心算能力,沒有多大意義。
  家住徐東的張先生是眾多反對者中比較激動的一位,對於珠算重返課堂,他非常不以為然,“珠算是個好東西,但並不是所有好東西都要進課堂;一些人的懷舊情緒可以理解,但不能要求所有學生都跟著懷舊”。
  張先生認為,在漫漫歷史長河中,有無數“曾經的好東西”都被無情淘汰。比如,活字印刷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,但隨著激光照排技術廣泛應用,難道我們還要培養一批批熟練的排版工人,以傳承和弘揚這項文化嗎?
  對於珠算回歸,有些小學數學老師也表示不解。北湖小學一位數學老師說,珠算文化雖然源遠流長,但必須承認,珠算是過時的計算工具,從應用上說,計算器比算盤更方便。更何況,現在的小學生課業多,壓力較大,學習珠算無疑會加重學生負擔,不太現實。“可以考慮以選修的形式,讓有興趣的學生學習”。
  (原標題:小學珠算課在爭議聲中回歸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o05aofa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